从低碳家庭到低碳建筑,海尔智家走出“先手棋”

     发布时间:2023-04-03 17:48:23
 来源:中国网
    字体:

  建筑作为社会能耗大户,其绿色发展空间和节能潜力巨大。当前,我国能源发展矛盾日益突出,有效降低建筑楼碳排放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

  3月30日,2023年《财富》全球科技论坛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准则:改变与坚守”为主题,围绕碳中和、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进行分享,并且针对零碳建筑规模化的议题做出了讨论。但目前净零碳建筑项目仍然是屈指可数,需求较低,成本高昂,成为净零碳建筑规模化的掣肘。

图片1.jpg

  因此,如何更好地做到零碳并推广零碳建筑至关重要。而海尔智家凭借前瞻性布局,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为“零碳”建筑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楼宇场景,发力“负碳”建筑,赢得了行业发展先机。

  聚焦零碳目标,以科技创新实现颠覆式发展

  在建筑行业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之下,我国越来越重视发展绿色建筑。在住建部发布的《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共同推进下,中国每年的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高达90%。

  与此同时,对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同样不容忽视。然而既有建筑规模巨大,条件差异也较大,有效可行的绿色改造路径仍在探索之中。数据显示,传统楼宇建筑的碳排放约占国内全社会碳排放比重的22%,是社会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因此,智慧楼宇的零碳发展式势在必行。

  目前,科技创新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对中国新兴产业的全球引领也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智慧建筑领域而言,规模化推行零碳建筑同样离不开高水平科技创新海尔智慧楼宇以零碳为目标,在产品节能性上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突围,创新更多节能型产品。以建筑中耗能最多的空调系统为例,海尔磁气悬浮中央空调、物联多联机等国家一级能效产品不断升级应用,实现综合节能高达50%的省电效果。

图片2.jpg

  与此同时,海尔智慧楼宇突破技术边界,创造性地提出了“降碳”、“零碳”、“负碳”3大节能新思路,通过磁气悬浮智慧节能方案实现“降碳”;通过光驱储能方案实现“零碳”;通过热能回收发电及气态膨胀发电实现“负碳”。

  迄今为止,基于海尔磁悬浮、气悬浮方案打造的节能示范项目已经超过了5000个,十年累计节能23亿度电,相当于替代煤炭约82.8万吨,减碳约200万吨,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这不仅让建筑无限接近“零碳运行”,最终实现建筑的“去碳化”,也极大程度提升了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多方面共赢的可持续发展。

  聚焦用户需求,以场景方案实现跨越式进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智慧楼宇作为智能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据有关统计,现代人的一生中约有90%的时间是生活在楼宇内的,因此,如何有效保证楼宇建筑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创造既舒适节能又健康智能的完美空间成为智能建筑行业的重要命题。

  因此,通过信息化、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等方式,实现对楼宇内部各类业务的智能化升级非常重要。如果说节能型产品的应用是基础,那么智能化场景升级则是增值体验。海尔智慧楼宇通过楼宇大脑,打通了楼宇智控的神经网络,集成了空调、电梯、照明、水、电、安防等18个子系统、5000+设备点位,在最优节能运行模式下,实现各个子系统自主调节、协同配合,实现了跨平台联动和管理,形成了全流程一站式智慧楼宇解决方案。该方案也实现了建设投资降低15%,运维人员减少15%,建筑整体能耗降低40%的实际运行效果。

图片3.jpg

  此外,海尔智慧楼宇从能源生产,到能源综合利用,再到能源管理平台,打造一整套绿色低碳的楼宇动力系统。从建筑全空间、全场景、全周期出发,海尔智慧楼宇为政府公建、商业、轨道、学校、医院等行业提供楼宇智控、楼宇环境、楼宇能源、楼宇集成等专业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智慧楼宇解决方案的全新布局,海尔智家跳出了中央空调单线竞争模式,进入到更为广阔的智慧楼宇蓝海。从科技创新到多元化场景解决方案,海尔智慧楼宇始终走在前列,创新探索更多楼宇智慧化的可能性。

  如今,海尔智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产品到场景,再到生态共创,从低碳智慧家庭到低碳智慧建筑,再到低碳智慧生活不断延伸,走出了一条开拓进取之路。未来,海尔智家将持续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为行业开辟新局面,创造更智慧、节能、高效的人居环境!


>更多相关文章
原创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2022 北京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7156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