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牵头将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上升至国际标准
4月18日,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获悉,该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正式成为国际共识,这成为我国在茶叶标准国际化领域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标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规范,掌握了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可以加强技术方面的支配力,进而占据竞争优势。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消费长年占全球首位,各类茶产品特别是绿茶产品的出口贸易占据主导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化建设方面进展滞后。
早在1979年,我国茶学高等教育创始人之一的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在《茶叶分类的理论与实际》文章中正式提出六大茶类的茶叶分类方法,将茶叶分成绿茶、黄茶、黑茶、青茶(俗称乌龙茶)、白茶和红茶。这个分类方法奠定了现代茶叶科学分类的基础,并被广泛认可和应用,但未以标准的形式进行规范。
2008年,自我国成立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来,宛晓春教授作为中国茶叶专家代表团主要负责人,与专家团一起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委会积极抢占国际茶叶标准的制订权,在我国GB/T 30766-2014《茶叶分类》、GB/T 35825-2018《茶叶化学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来自印度、英国、德国、日本、肯尼亚、匈牙利、斯里兰卡等不同国家31位茶叶技术专家,按照ISO标准制修订规则协商制定,将中国六大茶类的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
该项国际标准根据茶叶加工工艺和品质特征,将茶叶分为红茶(传统红茶、红碎茶、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绿茶(炒青、烘青、晒青、蒸青、碎绿茶、抹茶)、黄茶(芽型、芽叶型)、白茶(芽型、芽叶型)、青茶(乌龙茶)、黑茶(普洱熟茶、其他黑茶)六大类。同时规定了茶叶关键加工工序的名词术语,如做形、闷黄、渥堆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关键工序名词。
该项国际标准的发布,有力提升了我国茶叶标准化工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对于规范和促进国际茶叶贸易公平与消费者权益,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特别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白茶、黄茶和黑茶的出口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陈婉婉)
- 安徽牵头将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上升至国际标准2023-04-19 05:04:02
- 西安强化科技创新布局 聚力打造“双中心”2023-04-19 05:04:02
- 4.5%!各地“拼经济”成效初显2023-04-19 05:04:02
- 内蒙古有了常态化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2023-04-19 02:04:02
- 送餐时限应合理 别让小哥太疲劳2023-04-19 02:04:02
- 东莞香港这一"通道"启用 带动"湾区制造"通达世界2023-04-19 11:04:18
-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西北部分地区仍有沙尘2023-04-19 11:04:08
- 安徽牵头将中国六大茶类分类上升至国际标准04-19
- 西安强化科技创新布局 聚力打造“双中心”04-19
- 4.5%!各地“拼经济”成效初显04-19
- 内蒙古有了常态化生鲜乳价格协调机制04-19
- 送餐时限应合理 别让小哥太疲劳04-19
- 东莞香港这一"通道"启用 带动"湾区制造"通达世界04-19
- 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 西北部分地区仍有沙尘04-19
- 淄博烧烤有多火?电力数据告诉你04-19
- “聪明车”驶上“智慧路” 重庆布局车联网产业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