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给病人看病有多难?5位医生说出了心里话

     发布时间:2021-02-09 11:46:32
 来源:中国网
    字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大医精诚|

  提到看病,大部分人会感到头疼,殊不知,医生亦是如此。

  在中国,医生给病人看病有多难?在2021年2月1日中国医学传播网暨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高峰论坛上,这几位医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看完下面这 5 个小故事,你可能会有些想法。

  01

“我经常在跟学生讲课的时候谈到:

  如果在中国患者说自己去看心理医生,别人会觉得你患有精神病。”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会长马萍说道。

  如果是在国外,医生会非常高兴,因为患者能自我管理,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

  然而在中国,我们不仅不能正确认识疾病,甚至都没有发现潜在疾病的能力。

  “前不久我遇见一个病人,61岁自杀,这位老者在人前永远都是温和的、开心的,看不出来抑郁症。

  冬至那天,成都各地的羊肉汤店都挤满了人,老者的家人都在厨房里,高高兴兴地准备饭菜,他却在家里,放着音乐,一个人悄悄地走了...”

  现在不仅是老年人,青少年、产妇、儿童,各个层次的人都可能患抑郁症,以及我们没有接触过的其他疾病。

  但是病人还没有走进诊疗室,生命就消失不见了;大家对疾病还没有正确认识,就无法谈预防和救治。

  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三级预防,首要的就是预防疾病,显然,我们做得还不到位。

  我们要健康,但是我们更要让大家,从被动到主动地关爱健康,不是生病了之后再去治疗,而是积极主动地认识疾病,接受更多的医学科普,才能做好疾病防范,把预防疾病提上日程。

  我想,医者仁心,除了看病,还要教会大家更多的医学知识,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02

  你听过这样的养生之道吗:“我们能把毒吃进去,也自然能把毒吃出来”。

  这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中国养生第一人”张悟本的名言。

  这位“神医”的挂号费,在零几年高达2000元,我那只舍得买40元床上四件套的外婆外公,趋之若鹜,若见神明。

  2010年,张悟本被北京工商局突查,被发现:虚假宣传。

  这位自称四代中医世家的养生家,实际上只是北京第三针织厂的下岗工人。

  当时10块钱一斤买来的绿豆,瞬间就不香了,外公外婆辈们,心疼了好久。

  在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很多张悟本在,“快手、某音...网上许多的养老保健,我都不认可,他们甚至会误导老年疾病的传播。”老年病学的伍文彬说道。

  很多老年人,宁愿花几千几万去买保健品,也不愿意去医院好好就诊。

  为什么给病人看病很难,因为我们不会讲病。

  “我也在做医学知识传播,但是,我还没有张悟本讲得好。”伍文彬说。

  医学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我希望大家给我们一些时间,让我们去学习如何传播医学知识,如把它讲好,医学,我们会用时间和人文的积累,来告诉大家,如何防病、看病、看待病。

  医学,我会像爱惜眼睛一样爱惜她。

  03

  “她都把我问懵了”,华西医院整形科医生李正勇苦笑道。

  来到这里的人,从医院历史、医生执照、闻名度,都要问个清楚。

  求美者在踏入这条医美之路的第一步,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里就充满了各种套路。“我很理解”。

  确实,很多时候,这些不实、违规的宣传信息,足以让她们“颜财两失”。

  “上面的介绍是,这是一家公立医院,我才放心的。”

  对自己的鼻子不太满意的小丽,看到了网上整形美容中心的宣传广告,赫然写着:“公立三甲整形医院教授主诊”,在营利性质一栏中更赫然写着“公立”二字。

  “那天手术做完,鼻子就开始往外渗血,结果9天后拆线发现,歪了。”

  小丽称,拆线后发现鼻子歪斜,鼻孔一大一小。

  这个案例在医美行业随处可见,求美者的医美信息不对称,行业内外缺乏一致性。

  然而,在医生的培训、学术支撑方面,公立医院有着天然的优势,像成都这样的“医美之都”,越大的公立医院越有保障。

  到成都,推荐一个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华西;

  但是很少人有人听过华西整形科,却对公交站、电梯间的整形医院耳熟能详,对网上的“网红医生”信任有加。

  而正规、有保障的整形医生们,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希望我作为医生,能传播更多医美知识,让更多求美者能正确认识我们,我们一起撕开“医美朦胧的面纱”。

  04

  男子嗜酒如命,30年来每天都要喝上一斤,结果两边髋关节疼到不能走路。就医后,临床诊断结果是股骨头坏死。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副院长贺前松写道;

  本来应该形如光滑圆球的股骨头,表面坑洼不平,成了蘑菇形状。

  大家对医学知识了解太少,作为骨科四大流派之一何氏骨科的主要传承人,贺前松将自己所学,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跟大家讲解,什么是肱骨头坏死,要如何预防...

  他甚至还自己做了专题介绍,对各种骨科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类:

  “此外,不止是医学知识,我们应该把先进的技术传播出去。”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副院长贺前松谈到;

  在中国,老人们更倾向于传统的“正骨手法”和“药效神奇”的药贴,对医疗器械的认知不够。

  我们有先进的技术,成都的骨科发展走在前列,我们甚至有骨科机器人。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并妥善对待疾病,就不会听信各种保健谣言而落入「健康陷阱」,就不会被医骗和奸商骗走「救命钱」还耽误了病情。

  05

  中国老年人,总避讳一些字眼,比如“死亡”和“癌症”。

  在中国,谈癌色变。

  华西医院肿瘤放射科的彭星辰医生对此深有体会,“谈瘤色变,是我们现在国人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去解释,‘带瘤生活’这样的概念。”

  医生除了会看病、教人预防病,同时还要告诉病人,如何看待病。

  一些病人,如果他了解正确的锻炼方法,他可能不需要做手术。

  一位老父亲带着股骨头坏死的儿子听信谣言、四处求「药」。

  到医生这里时,股骨头塌陷了,家中积蓄也花完了。

  通过手术解决病痛固然是好事,但这并不是处理疾病的最好办法,甚至可以说这是作用非常有限的一种手段。

  医生应该即掌握知识、传播知识,让更多人认识疾病,知道如何预防,并理性地对待疾病!

  然而,网络上仍然充斥着各种另有目的的谣言,每时每刻都有人被骗上当,医学知识的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

  希望我能继续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以笔作枪,键盘作盾,帮助更多人。

  -OVER-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生誓言第一句话,也是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法人代表刘一辄创办学会的初衷。

  “我们要将古人‘大医精诚’的精神传承下去“,刘一辄说道。

  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的医生学者们,字字肺腑,句句衷肠,致力于将医学传播进行到底,用时间去堆砌,将医学与人文传承下去。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不避”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通过医学科普,让更多的人“不得病,少得病”,教人正确地看待病,以严谨科学的创作态度,投身于医学科普事业!

  本次中国医学传播网暨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高峰论坛于2021年2月1日,在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会议厅举行,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会长马萍、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一辄、副会长游自立、叶辉、李正勇、彭星辰、伍文彬、贺前松,专家级副会长刘进,以及理事会理事胡晓林、赖宇、宋相容、汤大俊、殷茳、杜晓红,理事会理事常务副秘书长杨海舟、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刘莉、理事会监事副秘书长万志刚、秘书处秘书王红清、秘书处编辑李艳等。

本文系【中国医学传播网】原创


>更多相关文章
原创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20-2022 北京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7156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