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微信群的“隔空交流” 老师家访:温情的回归

     发布时间:2017-10-23 15:0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告别微信群里冷冰冰的“隔空交流”

  老师家访:温情的回归

  从 “家校通”,到短信、飞信,再到QQ群、微信群……通讯技术的发展,让学校与家庭之间即时信息的传递变得易如反掌;与之相对应的,走进家门、拉个家常、促膝长谈的“家访”似乎正越来越成为上一代人心目中的遥远记忆。

  “隔空交流”真的能完全取代面对面的沟通吗?在东城区艺美小学的校长金辉看来,答案无疑是否定的。“通过微信这样的形式和家长联系必不可少,方便、快捷;但电子设备毕竟是物质的、冰冷的,输入的文字也没有语音语调,不但缺少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温暖,而且容易造成误会。”

  2013年起,金辉开始在学校教师群体间倡导家访,迄今为止,老师们已经走进了118个家庭;目前,学校正副班主任已经实现了100%参与家访。“当老师来到学生的家庭,也就把对学生的关爱带进了这个家庭,这种行动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他们会在我们无形的关爱中学会关爱。”

赵霖到学生家家访 赵霖到学生家家访

  家长误会很多源自交流不够

  家长对学校了解不够,是金辉在2013年来到艺美小学之后的强烈感受之一。“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很多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就靠接送孩子时在学校门口与老师交流的几分钟时间;而他们对教育的困惑,对孩子情况的关注远远不是这几分钟就能解决的。”

  这样的“不了解”在各种大小事儿上都有所体现。有一次,东东(化名)的学具坏了,家长在周五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答应尽快进行协调,保证在下周一就给东东换来新的学具,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得到保证后的家长仍不放心,就拨通了挂在学校门口“督导责任公示牌”上的电话。原来,家长误把监督学校办学行为的督导当成了学校的教务处。

  还有一次,金辉接到了来自一位特殊妈妈的“告状”,抱怨孩子的老师“擅自”拖堂,影响了自己接送孩子。而事实上,这位孩子是一名聋哑儿,老师们不仅平时对他照顾有加,还为他争取到了直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的机会。由于担心孩子参加毕业考试有些吃力,老师们有时会征求孩子意见,在课余时间无私帮他补课。而这位妈妈只知道自己孩子已经“考上”初中了,对其余的内情却是一概不知;就连通过学校重点推荐为孩子争取来的“阳光少年”奖状,这位妈妈也只是淡淡回了句“并不知道这是干吗用的”。当金辉花了小半天时间跟家长解释之后,家长由之前的忿忿不满立马变成了满心的感激。“只做不说也是我们工作的不到位,如果我们能花时间多跟家长说说,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这些因为沟通不够带来的误会让学校觉得“委屈”的同时,也让金辉越来越意识到,虽然微信、网络等渠道带来了快速、即时的交流,但是没有语音语调的交流是没有温度的,也容易造成误会,工具始终难以成为联系情感的纽带。于是,她开始着手拓宽与家长交流的渠道,一方面开通了“校长信箱”,另一方面也开始在老师间提出了“家访”的建议。

由家访引发的读书会 由家访引发的读书会

  通过家访发现孩子的另一面

  虽然不是硬性的规定,但四年来,家访已经成为艺美小学的老师们自愿进行的常态化工作,目前学校正副班主任已经实现了100%参与家访。虽然要花费比在网上交流多很多倍的时间,但是老师们慢慢尝到了家访的甜头。

  2014年,刚休完产假的赵霖老师接手了新的班级,这是她第一次从低年级开始带班。与中年级不太一样的是,低年级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更高,“家长们特别想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详细情况,作为新晋妈妈,我对此特别理解。”上下学门口谈?时间显然不够,响应学校的倡议,赵霖开始了“走家入户”。

  刚带班赵霖就发现,每次给乐乐(化名)的家长发微信、短信时都收不到对方的回复;电话打过去提醒他们关注下群里的信息,家长满口答应,只是依然没有回复。家访后,赵霖才了解到,原来乐乐的爸爸妈妈做着小生意,整天忙着送菜、卖菜,很少有时间看手机。了解到这样的情况之后,每次学校再有了通知,赵霖就会直接电话通知给乐乐的父母。家访的学生多了,赵霖发现,班上像乐乐父母这样情况的家庭还真不少,做小生意的、工作节奏紧凑的……赵霖直接都归为了一类,遇事直接打电话,或者跟家长提前约好方便通话的时间再进行沟通。

  “家访之后,孩子的有些表现我也就能想明白了。”家访除了帮助赵霖提高了自己的班级管理效率,也使她更能了解孩子某些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开学一段时间之后,赵霖发现班上的馨馨上课总愣神儿,后来她才了解到,馨馨因父母太忙,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孩子愣神儿大概是想爸爸妈妈了。”于是,在与馨馨沟通时,她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谈话方式和切入角度,“但也不会刻意让她觉得自己受到了特殊的对待,其中的平衡也需要拿捏。”

  如今,当年新接的班级已经升到了五年级,作为班主任,班上36名学生的家庭,赵霖也已经访了个遍,有的“重点关注对象”,赵霖去了还不止一次。班上壮壮父母工作忙,平时放学回家只有奶奶陪着,老人根本不是调皮的壮壮的对手,赵霖对他便多上了几分心,“他家刚好在我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所以隔三差五我就会去一趟。”去家访可不是“打小报告”,其中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和学问,“我们不是为了指出孩子有哪些不足,而是和家长一起寻找让孩子变得更好的方法。”

  与家长交流碰撞出了读书会

  学校与家长的关系拉近了,家长对学校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了,家校合作也更顺畅。赵霖举了个例子,以前学校举行升旗活动,赵霖在家长群里通知之后,几乎收不到什么反馈,“有时我都得指定孩子参加”;但是如今,家长和学生都是踊跃报名,“家长开始越来越多地了解到学校里为孩子们提供了哪些展示机会。”

  而最让校长金辉感到欣喜的是,家访还繁荣了学校的“书香文化”,培育了在很多班级火热上演着的“亲子阅读会”。原来,2014年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吴媛媛注意到,虽然学校在每个班级都配置了图书箱,老师们也鼓励孩子们从家带书进行分享,“但是孩子们之间互相的交流并不够。”想个什么法子让孩子们进一步爱上阅读呢?带着这样的困惑,吴媛媛走进了班上学生的家庭,与家长们交流后,吴媛媛发现,在这一点上,家长和学校有着共同的目标。

  利用零散时间办个读书会怎么样?一年级结束后的暑假,有家长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尽管时间仓促,这一建议还是得到了十几位家长的响应。围坐在小区花园里,孩子们与大家分享了《查理九世》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这是每个孩子几乎人手一本的书,有二十几册,但很少有孩子完整读齐,于是我们从这本书下手。”让吴媛媛意外的,在这第一次读书会上,班上的小寒(化名)流利地背诵了《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部分,要知道,这是个平时说话都会因为紧张打磕巴的孩子,吴媛媛看到了读书会的意义。

  到了三年级,尽管这个班换了班主任,但是阅读的传统得到了保留。在新的班主任语文老师李秋芬手里,读书会的内容和形式更丰富了,“小小朗读者”、“诗词大会”都成了分享的主题。“读书会”的活动火热开展了起来:从自己一个班级每周一次的读书推介会、每学期一次的亲子读书会,到带动更多的班级参与其中;从无目的的随机分享到有主题、更有导向性的阅读;从只关注阅读能力到向写作能力的延伸……阅读成了这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里最时髦的事情。

  读书会带给了孩子们巨大的改变。“这是我们学校第一届参加乐考的孩子,办读书会之前,很多孩子并不擅长单独表达,甚至紧张地直掉眼泪,连话都说不出来。”而到了二年级期末再进行乐考时,孩子们不一样了,大方、自信、流畅,“平时的读书会给了孩子们在大众面前展示表达的锻炼机会。”家长也是受益者,“我们有的家长离开学校之后就没看过书,现在每天也会在群里分享自己今天的阅读感悟,我们的活动实现了‘小手拉大手’的效果。”

  作为亲子阅读的发起者和见证者,两位班主任感慨,家访碰撞出来的火花让很多之前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家长参与多了,学校的工作也就更顺畅了。”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文并图

>更多相关文章
原创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09-2015 北京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7156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