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死亡质量” 专家沪上热议“生命告别”

     发布时间:2017-03-30 00:00: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体:

  中新网上海3月29日电 (郑莹莹)米兰·昆德拉曾写道:“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在中国,死亡并不是一个易开口的词,在生前谈论死亡尤其禁忌。

  近日,知名作家琼瑶发布公开信,向家人们预先嘱托自己的身后事,主张“珍惜生命,尊重死亡”,引发热议。

  29日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会告别”2017清明交流会。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伊华、死亡问题研究学者雷爱民、《学会告别》公众号发起人焦不急等专家,勇敢开口说“死亡”,探讨如何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延伸到生命的终点,通过医疗、临终、殡葬、纪念以及教育服务等,改善中国人的死亡告别质量。

  雷爱民说,死亡教育不是一个在课堂里的问题,它具体涉及到生命终结的时候,跟社会、跟亲人、跟殡葬场所打交道等事宜,范围广泛。

  “我们不愿花几分钟去谈论死亡,在真正面临死亡时,却容易因为无所准备而恐慌”,伊华认为,对于死亡,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概念,将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

  她主张“生前契约”,“生前契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活着的时候,尽心地和家人一起去商量身后一些安排。当生命离开的这一刻,大家就避免了很多忙乱、盲从,也避免留下很多遗憾。”

  她并认为,生命的告别不应当全然是负能量的,殡葬、墓地设施亦可是生命教育的空间,让人们对生命有重新认识的机会。

  焦不急主张“接纳死亡,学会告别”,他认为中国人的死亡观念尚落后,死亡质量待提高。他指出,临终问题上,各方角度不同,在医生的善意权、家属的孝顺权和病人的自主权之间何以平衡十分重要,他主张真正学会告别,“不要以孝顺的名义干扰病人的自主权。”(完)

>更多相关文章
原创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opyRight(C)2009-2015 北京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7156号 版权所有
网站所刊载信息全部转载互联网,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犯到您权利,请联系站长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