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上海劳动力就业机会较为充足
中新网上海4月25日电 (记者 许婧)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5日发布的2017年民生民意调查研究“劳动就业”专题调研结果显示,上海劳动力就业机会较为充足,政府就业服务有效性增强。
近三年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连续进行了“上海民生民意”调查研究,其“劳动就业”专题着重考察上海在劳动就业领域内的发展变化。2017年共获得2079个有效样本,其中76.9%为去年样本。
调查表明,九成多的从业者在半年内找到了新工作:其中,在2个月内就找到了最新工作的从业人员比例为62.1%,需花费3至6个月找到新工作的比例为32.9%,超过半年的比例为4.9%。与2015和2016年的数据相比较,从业者的职场空窗期明显缩短,反映出上海市场就业机会较为充足,政府的就业服务有效性较强。
2017年的数据显示,27.4%的从业人员通过“人才交流会”进入目前单位,23.0%通过“个人直接申请”,21.2%通过“职业介绍机构”,16.9%通过“托人介绍推荐”,7.2%通过国家分配/组织调动;顶替父母/亲属(0.4%)或自雇(3.8%)较少。
从职业获取的渠道来看,采用个人直接申请和人才交流会等直接就业渠道的比例较2015年有所增加,但较2016年有所下降;而托人介绍推荐和职业介绍机构等间接就业渠道的比例则较前两年有所减少,此外国家分配/组织调动和顶替父母/亲属等传统计划型就业渠道的比例也略有下降。
调查显示,从工作岗位的匹配度来看,上海从业者也处于较高的水平,2017年的数据显示,7.3%的人认为“非常适合”现在的工作,75.3%的人表示“”比较适合,另有16.2%的人表示“说不清”,仅有1.2%的人认为不太适合。由此可见,作为国内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上海,在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上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表明从业人员超时工作的情况日趋减少,但男性、青年、已婚无子女者、本科及以上者、月收入高者、体制外单位员工超时工作仍较为严重。
数据显示,近五成从业人员的每周劳动时间在40小时以内(48.4%),近四成从业人员为41至50小时/周(37.3%),每周工作达51至60小时的比例占一成(11.1%),另有极少数从业人员的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了60小时及以上(3.2%)。相较于2015和2016年,遵守工时制度的比例在提升,从业人员超时工作的情况在减少。
从性别上看,男性劳动者超时工作的情况要比女性更为普遍,其比例分别为62.3%和42.2%;青年劳动者超时工作的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30岁以下和30-39岁的比例分别为54.9%和52.2%;已婚无子女的从业者更容易超时工作,其比例为55.9%,未婚者和已婚有子女者则持平。
从教育程度看,学历最低者超时工作的情况最为严重,其比例达到了72.7%,其次是高中、中专程度与研究生以上者(比例均为60.4%);从月收入看,月收入越高,超时工作的情况就越严重,尤以月收入人民币8000元以上者为甚,其比例为73.0%,而以2301至4000元从业者为最低,其比例为27.5%。(完)
- 报告称上海劳动力就业机会较为充足2017-04-26 12:04:13
- 太原警方回应“插手经济纠纷胡乱作为”举报2017-04-26 12:04:10
- 预计“五一”假期进出京总车流量将达到132万辆2017-04-26 12:04:09
- 广西法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发布八大典型案例2017-04-26 12:04:09
- 广西原国企老总贪腐千万一审判刑12年2017-04-25 03:04:24
- 重庆一条两公里扶贫路“放倒”三名村干部2017-04-25 03:04:23
- 人社部回应“深圳三甲医院社保卡套现”:严肃处理2017-04-25 0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