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俄后裔:界河两岸的百年“亲家情”
中新网额尔古纳4月17日电 题:华俄后裔:界河两岸的百年“亲家情”
中新网记者张玮
“我的外祖母是俄罗斯人,外祖父是中国人。百余年的中俄‘亲家’造就了我们这样一脉特殊血脉——华俄后裔。”50多岁的李宝庆是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地区第三代俄罗斯族人,高鼻梁、深眼窝、高颧骨,依然能看得出典型的欧洲人轮廓。
图为巴斯克节彩蛋。 韩金龙 摄4月的额尔古纳虽未见春意盎然,却充斥着浓烈的节日气氛。为期一周的俄罗斯族巴斯克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续写着中俄界河两岸百年“亲家”的美好情谊。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地处中俄边境,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据《呼伦贝尔志略》记载,额尔古纳是中国俄罗斯族(即华俄后裔)最大的聚集地,也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所在地。
图为俄罗斯族歌舞表演庆祝巴斯克节。 呼斯乐 摄额尔古纳政府官方资料显示,当地典型的俄罗斯风情见证了数百年前的“淘金”历史和美好的“跨国恋”。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淘金和采伐男子与俄国女子“始而相见以为友”。此后,在两个民族聚居的100多年间,许多俄罗斯姑娘成为中国淘金工人的妻子。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许多在俄的中国移民携其俄罗斯妻子回中国定居。
额尔古纳政府官方介绍道,如今,俄罗斯族大部分定居在额尔古纳市恩和、三和、室韦、临江屯这几个边陲小镇,共计7800余人。
室韦小镇与俄罗斯澳络契地区临河相望,异域风情更为浓烈。新修的街道两边,木刻楞列队“欢迎”着每一个走进俄罗斯族的人;每一个俄罗斯族家庭都飘着浓浓的列巴香。
室韦副苏木达(蒙语,意为副乡长)刘国财向记者介绍道,经过百年洗礼的俄罗斯族,人口虽少,但却一直完整保留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始终保持着原始的俄罗斯民俗风情,沿袭着俄罗斯族的饮食习惯和节庆时令。
图为俄罗斯族民众巴斯克节合影。 呼斯乐 摄90后俄罗斯族姑娘杨爽放弃城市工作,回到自己土生土长的族群中和家人经营起家庭游,她把自己家居住的木刻楞装修成家庭旅馆,向游客提供传统的俄罗斯族餐饮,讲述她曾外祖母嫁到中国的故事。
“我喜欢音乐,更喜欢俄罗斯族歌舞。之前在外地工作时,每年巴斯克节我都一定回来参加。”
杨爽指着自己身边的手风琴说,“这是我外公留下来的,得有20多年了。他就用这把琴弹奏了一辈子俄罗斯舞曲,现在我接过它继续弹奏,为游客、为自己、为我的民族。因为这是我的民族文化、我骨子里流淌着的血液,我有责任肩负着它一同前行。”
恩和俄罗斯民族乡是中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全乡总人口2393人,其中俄罗斯族人约占总人口的56%。
恩和党委副书记赵文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恩和保留了较完整的俄罗斯文化,街上随处碰见的俄罗斯族老人用俄语交谈问候,仿佛置身于国外。”
“我希望尽全力保留这片净土,让更多游客了解和感受到淳朴的异域文化,并播撒到世界各地。”赵文伟如是表示。
生活在恩和、室韦等地的俄罗斯族人多以农牧业为主业,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经营家庭游产业。
“不为别的,只为让更多外界的人知道中俄是‘亲家’。”卓娅是当地最早搞家庭游的,已经有十年之久,她说,“每年5月到10月是当地旅游旺季,这段时间能接待五六千名游客,有时候都预定不上。”
来自新加坡的游客林宝凤激动不已:“我从不知道中国竟存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民族,跨越时间和地域,因为世上最玄妙的感情而产生的民族。我希望他们能将这个民族文化长长久久地传承下去,发扬出去供世界各地的人欣赏。”
额尔古纳政府官方表示,华俄后裔独特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为当地的旅游招牌。“不用出国门就能感受异域风情”的独特体验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涌入。数据统计,2016年额尔古纳接待中外游客483.6万人次,同比增长5.7%。
如今,俄罗斯族依然隔着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民众保持着“亲人”般的往来。每年夏季都组织大型的界河两岸表演,“这边唱一首,对岸舞一曲”的表演已经逐步发展为当地重要的庆祝活动。(完)
- 华俄后裔:界河两岸的百年“亲家情”2017-04-17 03:04:25
- 上海“低头司机”开车看手机 撞死路人被判刑2017-04-17 03:04:24
- 众志成城铺新绿 浙江柯城“一村万树”化身致富典范2017-04-17 03:04:15
- 天津独流镇铁腕铲除假冒品牌调料“毒瘤” 再塑品牌2017-04-17 03:04:15
- 上海商贩销售活体河豚鱼涉嫌犯罪被批捕2017-04-17 03:04:15
- 江西一乡人大主席动员农户拆迁 遭镰铲袭击身亡2017-04-17 12:04:59
- 媒体:中纪委副书记狠批“商人谋权”在指谁?2017-04-17 12:04:58